• <ul id="eowwq"></ul>
    <ul id="eowwq"></ul>
    <ul id="eowwq"><center id="eowwq"></center></ul><ul id="eowwq"></ul>
    在線客服

    關于七夕

    發布時間:2017-08-28 17:00:01

    于七夕

    ----部分來自豆瓣《七夕論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2017年8月28號,農歷七月初七,今天是七夕節,想必很多人會聚在一起過七夕。不過我們今天討論的不是如何過七夕,而是說說七夕節。
      
      從今年七夕節算起,七夕節已經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11個年頭,七夕節也已經成為歷來已久的節日。如今,在一天,但凡有商業頭腦的買賣人,都會利用這個節日,推廣自己的產品,宣傳自己的理念,但凡能扯上關系的基本可以想象,因此在這一天各行各業都會沸騰起來,尤其是鮮花、酒店、蠟燭、巧克力這幾類行業。眾所周知,巧克力和玫瑰花已是公認的愛情象征。
      
      往回看七夕的歷史典故,最多的是關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這一天牛郎會和織女相聚,因此民間稱七夕為“情人節”。但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似乎不亞于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因此宣傳和發揚我們的節日傳統,是我們現代人的責任。
      
      長篇大論說完七夕由來跟現狀,論文查重的小編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節日,我們在宣傳自己的產品同時,尊重歷史文化內涵,建立自己的傳統節日理念,一直保留下去,才不枉牛郎織女那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