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eowwq"></ul>
    <ul id="eowwq"></ul>
    <ul id="eowwq"><center id="eowwq"></center></ul><ul id="eowwq"></ul>
    在線客服

    學術論文寫作到發表需要經歷哪些步驟?

    發布時間:2016-12-19 16:24:46

    一篇優秀的學術論文從選題到構建框架再到寫作和發表,每一項都是作者的心血,每個階段都需要認真對待,精心思考。對于首次發表論文的人來說,完成一篇論文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一篇學術論文比作文要嚴謹的多,論文查重也是很嚴格的。鑒于最近很多同學都邀請我回答關于這方面的問題,本人在此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有關學術論文發表的步驟和細節。

    1、找到自己感興趣或者以后要從事的研究領域

    興趣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全部,因為有些興趣是培養起來的,就像學術興趣。這里,對于論文初學者,首先的步驟應該是看看相關論文及著作,書籍中對該領域有一個大致的介紹和一個前沿的概述,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研究的內容,也就縮小了你的研究范圍。

    2、大致看相應的期刊

    了解了自己想研究的領域之后,就該閱讀期刊了。整理好近期的研究進程,還有哪些領域亟待補充,這樣就形成了自己研究的具體方向,也就是自己的論題了。

    3、構建論文的框架。

    論文是應該從概括到具體的,為了你寫論文能有一個指導性的東西避免迷茫,必須構建一個論文框架,一般來說,論文基本都由:標題、摘要、關鍵詞、序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構成,具體的可以搜索相關的期刊論文模板來參考。

    4、分版塊擴充內容。

    在構建好框架后,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框架各個板塊進行內容擴充了,也就是更加細化地研究板塊,這時候可以更加具體詳盡地搜索相應期刊的研究,并整理,發現他們研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注:板塊擴充中可能會遇到看到其他學者的獨特觀點但是又不知道該怎樣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具體表述,這時候就需要復制下來,并在后面做如下的筆記(作者.論文名稱.期刊.出版年.多少卷.該論點所在頁碼)等信息,方便以后引用,否則,引用的時候你會找不到參考文獻,浪費大量時間!參考文獻格式還有一個引用的小技巧,即在gooole學術搜索“xxx論文”點擊引用,就可以自動生成引用文獻的格式信息了。一定記得要規范引用文獻,不然論文查重過程中會被判斷為抄襲。)

    5、修改濃縮。

    板塊擴充完畢之后,就應該進行修改濃縮了,論文應該夠精簡凝練,所以,沒有為主題服務的內容都應該去掉,一方面能夠省不少版面費,另一方面使其科學性和可讀性更強。

    (注:這個階段不要隨意投稿,因為如果不是你理想的最終版本,投稿出去如果出現大量錯別字、語義病狀、邏輯不清等問題,審核通過的可能性將會大大降低!你中意的期刊畢竟只有那么幾家,所以還是要認真修改后再投稿,修改過程中可以通過網上的免費論文檢測軟件來初步判斷論文的查重率,以及修改的地方。)

    6、定文之后給指導老師或者你的boss,讓他們提意見。

    他們在這領域應該還是有自己的建樹和研究的,他們的意見往往有著雜志社的影子,所以這是最后的潤色,不容小覷。

    7、向雜志社投稿,恭候佳音。

    修改成最終版本后,最后進行一次知網的論文查重,雖然需要花一點錢,但是保險起見,該投入的還是逃不了。查重率較低情況下,就可以選擇投稿了,由于好的雜志投稿時間比較長(比如北核、南核、SCI、EI等等的),這個就要衡量自己能否等待了,也有別的小辦法,提高錄用的速度,比如掛導師的名字(導師很厲害的話)等。如果只是一個小課題的結題或者是平時的作業、總結性的發表,并且也不需要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話,普刊相對審核就很快了,可以直接聯系到編輯的話最好是直接聯系編輯投稿,以免上當受騙或者延誤刊期。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