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1)
發布時間:2017-10-26 10:54:38
由寫邦科技公司整理的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papertime論文檢測系統小編分享希望大家借鑒參考,指導大家如何挑選適合的檢測系統,同時也給論文查重行業的同仁們學習參考。
推薦閱讀: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1) >>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1.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2)>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2.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3)>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3.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4) >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4.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5)>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5.html
前 言
隨著數字圖書館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文檔隨手可得,大大地降低了論文抄襲成本。最近這幾年各種名人學術造假、知識產權被剽竊的事件層出不窮,給學術界造成一定的誠信危機,其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大了社會對這種不端行為的關注度,而如何防范剽竊和遏制這種不端行為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學術不端行為涉及到學術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學術研究、學術出版、項目申報、成果鑒定、職稱評定、研究生培養等諸多環節,目前就世界范圍來看,發現與規范學術不端現象,主要是靠教育與個人舉報,缺乏有效技術輔助手段,同時由于涉及到各種復雜經濟利益,導致往往投入巨大,成果甚微,甚至出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無論期刊出版界、高校、研究院所、還是出版主管部門、科研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都迫切需要一個高效的技術措施來幫助管理部門進行檢查與懲治學術不端行為。
自從中國知網2006年開始正式立項,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歷時兩年攻關研制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經一千多家中國各地科技期刊使用表明,該系統的研制成功,開辟了采用技術手段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的新道路,知網防剽竊技術經過多年的不斷研究深入,已經達到大規模實用化程度。
商家在看到此商業機會,開始研發自己品牌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繼知網之后,有萬方、維普先后推出查重系統,他們是國內三大學術論文數據商,憑借擁有自己的學術論文數據,品牌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其他無自己學術數據庫商家,也爭先研發各種查重系統,由于缺乏學術論文比對數據,多數是通過網絡爬蟲抓取互聯網數據進行查重,好的系統通過自己努力檢索的網絡數據加上自己的搜索算法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利潤的驅使下,其他劣質查重系統也迅速發展起來搶奪這塊蛋糕,檢測質量良莠不齊。且每年將近有800萬畢業生,對于每一屆的畢業生來說,論文查重都是人生的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查重系統并不知如何選擇,需要一個認知的過程。每年大量的學生檢測后抱怨上當受騙,對檢測結果很不滿意,同時也花了冤枉錢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撰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給第一次查重的同學在選擇查重系統上提供一些參考,指導大家如何挑選適合的檢測系統,同時也給對于想了解論文查重行業的同仁們起到共同學習的作用。
第一章 論文查重行業概況
1.1、政策背景
在面臨學術誠信的危機下,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的意見》、《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來指導落實打擊學術不端行為,于是各級教育部門及時響應了國家號召,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樹立良好的學風,建立誠信的氛圍,恪守科學道德,讓越來越多的高校、雜志社等引進了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
碩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研究生教育質量關系到科教興國戰略能否得到有效實施的關鍵。要想從根本上遏制學術不端行為,需要從學生時代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與誠信觀。就目前來看,研究生培養是涉及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階段,如期刊論文發表、學術會議論文、參加科研項目,最后學位論文撰寫與答辯等過程,在這些環節中都可能涉及到各種誠信問題。在“愛護與保護”的氛圍中,于是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被強制使用,甚至延伸到對學生作業、老師課件的檢查過程中。
1.2、市場概況
1.2.1市場形成的標志
目前高校引進的知網學術不端系統確實為規范學術誠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知網學術不端系統主要針對機構用來檢查個人學術不端的工具,并不對個人開放。市場上倒賣供個人檢測的知網價格很貴,檢測一篇碩博學術論文需要幾百元。部分同學為了省錢前期修改論文只好在網上尋找查重工具進行自查,最后再用知網檢測。在這種情況下,每年產生了幾百萬人的自查市場,于是商家瞄準商機開發出各種查重系統,從而形成了現在的論文查重市場,國內查重市場形成的標志是以2008年知網學術不端系統的推廣開始。
1.2.2 市場規模
隨著學術誠信意識的增強,每年遞增的畢業生加上越來越多的高校、機構的使用,近十年發展迅速,據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大學畢業生有795萬人,每個畢業生檢測一篇一次花費大概20元左右,一般檢測3次以上,至少花費60元,加上每年大概60萬碩博研究生和需要評職稱的社會工作者,大概860多萬人需要使用論文查重系統, 保守估計至少10億以上的市場,且大學生每年以5%的比例在遞增,這一市場還在逐步擴大,對于一個輕資產公司服務的垂直市場,利潤空間非常誘人。
1.3、查重標準
論文查重系統追求的標準是什么?論文檢測在談及標準前,首先看看使用目的。有查重需求的學生希望通過從市場上購買論文檢測系統進行自檢,預先檢測一遍論文再進行修改,目的是看能否通過高校查重。而高校希望通過論文查重系統,檢測出學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個人用的查重系統和高校用的查重系統就如同矛和盾的關系。學生查重目的是進行論文檢測進行修改以滿足符合學校的檢測要求,那么高校用的查重系統就是個人版論文檢測系統追求的標準。比如高校用知網系統,那么知網就是標準。這種為追求通過審查單位論文查重的標準,通常意義上稱為狹義上的標準。商家在開發查重系統都會研究知網系統的算法,通過渠道購買大量學位論文數據作為比對源,為的是在努力縮小與這種標準的差距。
而就廣義標準來說,在使用論文檢測系統查重時,首先應該著重提高自我的論文水平,規范自己的學術誠信,不能一味地應付通過學校的論文查重。如果建立在這個前提之下,那么優秀論文檢測系統就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比對數據庫得全面,這個是根本;其次要計算相似率的算法合理,能找出論文中真正相似的內容。
在這里糾正一下對于論文查重軟件標準的片面理解,大量的學生認為查重系統嚴格、查重比例高就是“準”,這屬于片面理解。任何一個查重系統不可能收錄完全一樣的論文數據,多數是沒有自己本地學術論文數據的系統。如果學校用知網系統,初期檢測時用了其他系統,那么其他系統的數據庫和知網是有差別的,差別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知網的收錄上,其他系統不一定收錄;二是其他系統抓取的互聯網資源,知網不一定抓取,所以知網檢測比例是不一定比其他檢測比例高的。另外其他系統抓取的互聯網資源比較雜,有的數據并不符合知網收錄標準,導致其他系統收錄,知網就存在沒有收錄的情況,于是知網檢測比例比其他系統檢測比例就低了。每年大量同學在其他系統檢測了幾遍進行修改后,相似比例顯示很低;在知網上檢測,比例卻很高,于是再重新修改,工作的反復浪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在這一點上,同學們要認識到自己對論文查重標準的片面理解。
但就國內而言,最權威的查重系統還是屬于知網學術不端系統,市場上沒有自己學位數據庫商家開發的系統都在向知網系統學習,追逐標準,模仿知網,而知網因有先天強大的權威數據庫作為支持,加上優秀的算法,是目前市場上自查系統暫不可比擬的。其他系統是矛,知網系統是盾,短期內這種關系還不能改變。不過隨著教育部及個人的學術誠信意識越來越強,這種現象一定會通過行業發展的方式在內部自行洗牌,這也是每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走的過程。
推薦閱讀: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1) >>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1.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2)>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2.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3)>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3.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4) >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4.html
論文查重行業評測報告(5)>http://www.huaxunhost.com/industry/525.html